在明朝,朱棣是个狠角色。他本来是皇四子,根本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,但就是凭借骁勇善战和桀骜不驯,硬生生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了天下,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。在正统王朝中,这种情况只出现了唯一一次。因为得之不易,他对政敌打击毫不留情,方孝孺仅仅是个儒生,不愿意为他起草诏书,就将其灭十族。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但是,朱棣到了晚年,也遇到了许多皇帝都面临的难题,那就是皇位到底交给谁?朱元璋有26个儿子,选择起来十分困难,最终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。他只有三个儿子,同样头痛不已。
按理来说,这三个儿子都是徐皇后所生,就应该按照嫡长制,立长子朱高炽为帝。这个孩子还得到过朱元璋生前的祝福,点名为燕王世子,朱棣登基后也被立为太子,不应该有什么争议。然而,朱高炽越是长大,就越是长残了,变得相当肥胖,走路都需要两个太监搀扶,更别说骑马了。这样子,如何能君临天下,又如何能入得了朱棣的法眼?
所以,在相当长的时间内,朱棣更喜欢二儿子朱高煦。这个儿子不仅长得像他,而且骁勇善战,在靖难之役中伴随朱棣出生入死,屡建战功。至于说皇三子朱高燧,自知名分不及大哥,功劳不及二哥,但他与朱高煦走得近。可能在他心中,太子登基的话,他没有什么功劳,但如果是二哥朱高煦爆冷,他就有了拥立之功。
眼见这一家,便是活脱脱的唐朝初年皇室的翻版。朱高炽像李建成,有名有份却稍逊实力,朱高煦像李世民,万事俱备只欠名分,朱高燧像李元吉,只不过帮的却是朱高煦。历史证明,这种情况绝对会有一场冲突,如同玄武门之变一样。
朱高煦按捺不住野心,一方面攻击朱高炽,另一方面偷偷招兵买马,蠢蠢欲动。朱棣原本喜欢这个儿子,但随着年纪的增大,众多老臣的劝谏,逐渐体会到嫡长制的好处。而且,朱高炽是当年朱元璋钦点的世子,也就是朱棣一家的接班人,朱棣总不能再次违逆父亲朱元璋的意愿吧?
更重要的是,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,却特别喜欢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。他确定朱高炽为太子的同时,就确定朱瞻基为太孙,还带着他征讨蒙古,给予了很大的期望。也就是出于这些考虑,年迈的朱棣不再犹豫,毅然决定将皇位传给朱高炽。同时,他也将朱高煦赶回封地,断绝了他的念想。
朱高煦离京,就意味着在皇位争夺中出局。对于太子朱高炽来说是天大的好事,然而这也滋生了赵王朱高燧的野心。朱高燧马上意识到,自己的机会大增,只要搬到太子,他就是当然的天子。既然父亲朱棣能够做到逆天改命,自己为何不能?
更为重要的是,朱高燧就在京师。当朱棣在南京称帝的时候,他被封为赵王,封地就在北平。朱棣将都城迁往北平之后,等于是来到了他的地盘,他就是“下天子一等”的亲王。因此,他不但具备当皇帝的条件,而且在京师也有一定的实力。
由此,朱高燧动了歪脑子。在永乐二十一年时,朱棣病重,他竟然联合护卫指挥孟贤、钦天监官王射成、内侍杨庆三人想出了一个弑君杀父的毒计:一方面让宫中太监毒死朱棣,另一方面控制皇宫,伪造圣旨诓骗太子、太孙入宫,一网打尽。
这个计策如果成功,普天之下确实无人争锋。然而,这其中有个叫高以正的小人物将秘密告诉了外甥王瑜。王瑜在赵王朱高燧手下做事,却极为惊恐,冒着生命危险向朱棣告发。作为皇帝,最怕自己的皇位被篡夺,最怕自己不得好死,因此他将涉嫌此事的人全部杀尽,然后冷冷质问儿子朱高燧:
尔为之耶?
根据《明史》记载,朱高燧吓得战战兢兢,不敢半句辩驳,什么都说不出来。最后还是太子朱高炽为他辩解,这才逃过一死。后来的朱高燧终于知道自己不是李世民,也不是朱棣,根本没那个本事,安心做个皇爷。在宣德年间朱高煦起兵造反时,他完全不敢动弹,甚至将精兵交给中央。也就是这样的态度,让他得以寿终正寝。
朱棣为什么不杀朱高燧呢?小珏认为这倒不是虎毒不食子,毕竟天家无父子。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朱棣的子嗣太过单薄,仅仅只有三个儿子。真的计较起来,朱高燧这是弑君杀父的大罪,株连子孙的,朱棣不可惜朱高燧,但不能不考虑这一脉的延续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30366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